─ 關於我們 ─

關於臺灣雙語無法黨

2021-01-01   6146

臺灣雙語無法黨(簡稱雙語黨),是2019年9月11日由 蕭文乾博士發起、組建,於2020年3月3日經內政部審核通過成為中華民國第366個政黨。其黨名以其教育理念「推動臺灣雙語教育」為命名。

歷史

2020年1月19日,本黨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創黨成立大會,創黨黨員145人,黨主席 蕭文乾表示其政黨主要精神在於推廣正確的雙語(華語、英語)學習方式與途徑,改變臺灣學習語言的文化,希冀將本黨編彙之「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」納入教育體制,為臺灣孩子重新擘畫一條學英文的起跑線。當任務完成(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經過立法進入教育體制),本黨即完成任務,立即解散。

我們的黨徽由創黨黨員以其教育核心「雙語」的雙為概念,以「双」為符號設計。「双」字在中日韓文裡為同意用字,而本黨致力於雙語的連結與教育,「双」在形音義上有著語言間最大公約數聯結的意涵,因此以此作為基本意象。兩個「又」分別不同用色,象徵兩種不同語言音素的連結、聲音和符號的團結;「双」字並且代標著東方與西方的連結,串起著東方的書法與西方的榮譽。本黨官網於2020年6月6日上線,並開放民眾申請入黨,也能申請成為黨友。2021年1月,本黨線上政治獻金功能啟用。

理念

雙語黨為教育訴求的政黨,主張教育理念與政策應該超越狹隘的政治意識型態,因此允許雙重、多重黨籍;而本黨之目的,希望導正長期以來學校錯誤的英語教育方式。

單一訴求

本黨提倡「雙語教學」,認為語文的學習,必須得先學「語」,再學「文」;而這,恰恰與現今英文的教學方式相反。

語言學理論認為,學習外語並定會受到母語的影響,因此,在從學習外語的過程,必須先以母語的音韻融合外語的音素,保留相同的,融合不同的。使孩子在學習發音時,不用“另外”學習一套發音方式。本黨發起人 蕭文乾博士及其團隊將臺灣學習華語的「注音符號表」加以改良編彙成為《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》,我們的政治理念,就是希望此符號表能為進入教育體制,扭轉學習雙語學習的方式。

雙語教育

學習語言的步驟,依序是三件事情:聲音如何唸;意義如何記;字母怎麼拼。如同學習游泳,依序學習三件事情:雙腳如何踢;雙手怎麼划;呼吸怎麼換。而所謂學不好,就是同時學三件事情。

本黨的發音教育政策,讓語言的學習事半功倍,藉由正確的學習方式,讓孩子進入正確學習語言的環境中,自然而然厚實雙語的基礎。

三文社會

中文、英文與人文是雙語黨的殷切企盼,希望透過臺灣雙語符號表的改革,徹頭徹尾的改變臺灣學習語言的錯誤方式與價值觀。唯有建立正確的學習系統,才能期望正確的結果,學習語言是如此,社會氛圍亦是如此。

本黨中央黨部設於臺北市,宗旨為以臺灣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大福祉為優先,並為貢獻最佳的語言學習系統與架構為具體作為。我們的標語:「For you, for me, Formosa;輔你,扶我,福爾摩沙」作為柔性訴求,邀請全民參與並嘉惠孩童。

教育政策

雙語黨以號召教育界、語言學界人士,為臺灣推行七十年英語教育的方式把脈,透過語言學理、教育理論的探討與研究,提出「雙語教育」的具體方針,主張改善現今對於英語的教育方式,落實有效學習,並減緩城鄉差距。透過明確的教學計畫、架構與系統,朝政府提倡2030雙語國家前進。